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955年,新中国举行了第一次全军授衔典礼,授予元帅衔10人,大将衔10人,上将衔55人,中将衔175人,少将衔800人,总共授衔1025名。
由此可见,军衔制度的推行,意味着我人民解放军开始迈向正规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不过,很多立下显著功劳的干部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被授予军衔,其中最令人感到遗憾的,除了在东北白山黑水长期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的周保中之外。
还有一个人,就是领导琼崖纵队,在海南岛坚持战斗了23年,为解放海南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也被周总理称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这个名字是冯白驹!
讲真,无论是在资历还是成就上,冯白驹要么都应当至少拥有上将军衔,哪怕评不上元帅,也差不多了。但为什么最终他没有被列入开国将帅,也没拿到那份军衔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冯白驹这个人。
回顾冯白驹的一生,可以说他始终坚持着坚定的革命信仰和社会主义理念!
在1903年出生的冯白驹,来自海口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就天资聪颖、刻苦努力,喜欢学习。在小学时,他就和同学们一起成立互助社,中学阶段加入五四运动,逐渐成为学校革命运动的骨干成员。
1925年,冯白驹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平时都专心读书学习,还接触到了不少共产主义的进步思想。一年后,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22日,国民党琼崖当局收到“清党”的密令,配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整个岛上展开了大规模追捕行动,针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导致超过2500人被拘押或伤亡,事件异常血腥。
这就是鲜有人提及的“琼崖四二二事变”!
当时,冯白驹幸运地逃过一劫,转移到海岛上的农村地区,继续开展革命工作,并按照指示成立了中共琼山县委员会,还组建了琼山县的讨逆革命军。
这支没有正式编号的部队,成为我党在海南岛组建的第一支正规军,也被视为琼崖纵队的前身!
在1928年,国民党派出大量兵力对琼崖纵队进行围剿,导致琼崖纵队遭受重大损失,特委机关也被破坏,剩余的部队被迫转移到了母瑞山。
因为有叛徒出卖,琼崖特委的领导人牺牲,琼崖的革命工作一度陷入了停滞。
在这个关键时刻,26岁的冯白驹勇敢站出来,亲自前往母瑞山负责临时特委的工作,带领琼崖的革命斗争,还组建了独立师和女子军特务连!
大家都知道的“红色娘子军”,它的历史原型其实就是来源于琼崖纵队!
此时的海南岛仍然由国民党掌控,为了彻底消灭琼崖纵队,不仅动用了军事力量,还从经济层面实行封锁,比如对粮食、弹药、食盐、布匹和药品等进行严格管控。
1932年,国民党利用飞机和大炮开路,对琼崖纵队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围剿,导致琼崖纵队的主力遭受严重损失。冯白驹带着剩下的一百多名战士,转移到了母瑞山的原始森林深处。
从那时起,琼崖纵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在高山雨林间展开了长时间的游击战斗!
在人数最少的时候,整个琼崖纵队加上冯白驹,全部部队只剩下25个人。
尽管如此,冯白驹依然坚持信仰革命,带领官兵们在野外挖野菜、吃野果,晚上露宿在山林里,忍受蚊虫和猛兽的困扰,还要应对国民党军的袭击,他们一路坚持下去,队伍也不断壮大。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最开始只有25人的琼崖纵队,现在已经壮大到拥有超过2万名士兵。
在1950年初,冯白驹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琼崖纵队配合四野一起渡海作战,目标是解放海南岛。
那时候,冯白驹专门召开了一次誓师大会,为琼崖纵队的官兵进行战前动员,旨在为接应登岛的解放军做好准备!
1950年4月16日,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成功突破薛岳自夸的“伯陵防线”,顺利在海南岛实现登陆。
接着,琼崖纵队与第15兵团合作,在琼北展开对国民党军的包围歼灭行动,最终在5月1日击溃了10万敌军,实现了海南岛的全面解放。
四野老兵回忆说,刚到岛上的时候,看到琼崖纵队的同志们,才真正意识到他们的战斗环境和生活条件有多么困难。
武器装备比较落后,生活吃得很差,衣着单薄,还用草鞋上阵,甚至有一些官兵根本没有草鞋,直接光着脚和敌人拼杀。
按理说,冯白驹带领琼崖纵队,在海南岛抗战了23年,战旗始终高高飘扬,推动了海南岛的解放,这些成绩都为他获得授衔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那么,为什么冯白驹最终还是没能和军衔挂上钩呢?
1950年海南岛解放后,冯白驹就被任命为海南军区的第一任司令员兼政委,凭这个军衔,参加1955年授衔应该是早就确定的事了。
不过,从1952年夏天开始,冯白驹就被多次批评,指责他犯了“地方主义错误”。
紧接着,冯白驹被调到华南分局担任委员兼统战部长,军队中的职位变成了地方行政岗位,加上之前的地方主义错误,这让他难以在1955年的将帅授衔中获得资格。
在我军推行军衔制度的时候,规定已经在地方任职的干部是不参与授衔的,当时的冯白驹担任广东省副省长,这也让他失去了获得军衔的可能性。
到1955年,冯白驹已经拿到了三枚一级的勋章,分别是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这些荣誉是一些将军都未曾拥有的。
到1957年,因为地方主义批判变得更加激烈,冯白驹的职务被撤销,还被送到三水县进行劳动锻炼,遭受了多年的冤屈。直到1973年去世之前,他的名誉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平反和恢复。
1983年,冯白驹去世十年后,中共中央终于为他平反,推翻了1957年的错误结论,并恢复了他的名誉。
最后,我想说:冯白驹同志,既是我党我军在海南的旗帜,也是海南人民心中的英雄和骄傲,就算没有军衔,也无法抹去他几十年的革命奉献。
他对党忠诚无比,对国家、人民毫无辜愧,也对自己坦荡无悔。未来,历史定会永远铭记冯白驹将军的名字!
他的光辉事迹,必定铭刻史册,流传万世!
图片和文字:来自百科全书及网络资源的参考资料。
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