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区市,2019年北段投产,2024年全线贯通。这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建成的重要能源基础设施和“四大能源通道”东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全线贯通以来,“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日均输气量超1.1亿立方米,年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全年用气需求,惠及沿线4亿多人口,有效保障了东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稳定供应。
记者了解到,“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是我国第一条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国产化的长输管道,打破了多项技术壁垒。比如,零下40摄氏度高寒地区施工技术填补国内空白;36台大功率压缩机组、核心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实现100%国产化;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管道巡护模式。我国长输管道建设从“技术引进”迈向“自主创新”,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管道建设运营提供实践样本。
该管道通过与东北管网、西气东输等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北气南下、海气登陆、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的全国供气格局,增强了我国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
记者获悉,2025年上半年,通过“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近157亿立方米,占该区域当前用气量的三分之一。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该管道向上海、浙江等地日供气量达6000万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增长4%,缓解了华东地区夏季气电保供压力。
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