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景志祥
01
唐朝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王铎用自己的死告诉世人,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小人。
这个小人叫李山甫,一个诗人。
李山甫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大,生卒年及字里均不见任何记录,《旧唐书》、《新唐书》对他均无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才华,事实上他的才华很出众,他与“寒士诗人”罗隐、杜荀鹤等人齐名,虽说没有成为顶流诗人,留下的千古名句也不多,但其笔下的文章确实写得好,名著一方。
和文章相比,李山甫仕途却屡屡受挫,个中原因不少,《唐才子传》记载他:“憎俗子,尚豪侠,虽箪食豆羹,自甘不厌。为诗托讽,不得志,每狂歌痛饮,拔剑斫地,......"狂放不羁,常狂歌痛饮间接的影响了他的仕途,但个性偏执的李山甫却不这么看,在他看来,自己一身才华,进士及第并不是难事,之所以屡屡不中不顺,完全是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王铎刻意打压的结果。
咸通年间,李山甫赴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在科考之前,李山甫精挑细选了一些诗作去拜见王铎,希望得到这位当朝宰相的提携。
然而,王铎看过他的诗作后,认为里面透着一种“狷狂”(带着某种张狂的意思),称“此等狂生,若得高位,必乱朝纲”,有了当朝宰相这个评语,李山甫的科举之路可想而知了。
科举之路基本上宣告结束了,心灰意冷却带着几分恨意的李山甫转身投入藩镇幕府,在魏博节度使(唐代总于公元763年为管辖河北道魏州、博州等六州设立的军事官职,属河朔三镇之一)乐彦祯的帐下做了一名幕僚。
只是,科举屡屡受挫的画面,宛如一根刺,一直在李山甫的心里扎下了根,本以为这辈子都不能将这根刺拔出来,毕竟两者地位声望相差太大,能否碰到尚且不可知,更别说去报仇了,却不想世事变迁,往日高高在上的王铎也有跌落神坛的一天。
02
大唐自唐懿宗以来"用兵不息,赋敛愈急" ,各州县又不上言灾情,致使"百姓流殍,无处控诉"。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大唐各地连年发生水旱灾,河南最为严重,麦才半收,秋季的庄稼几乎没有,面对如此灾情,唐朝皇室还不知体恤民情,一味的索取,导致濮阳的私盐贩子王仙芝与尚君长等聚众数千人,于长坦县揭竿而起,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浪潮就此展开。
作为当朝宰相,面对黄巢起义,王铎自然不可置身事外。中和二年(公元882年),王铎任命周岌、王重荣、诸葛爽、康实、安师儒、时溥六位节度使为将佐,以中尉西门思恭为监军,传檄天下,号召各镇诸侯讨贼。
其时,诸镇虽出兵征讨,但却不肯争先,及至见到王铎檄文,这才奋力剿贼。
不久,叛将朱温投降,同州(今陕西大荔)收复,一年后,李克用率沙陀军南下勤王,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
四月,大唐官军从黄巢手中收复长安,王铎以中书令的身份承制封拜有功将领,此举引起了宦官田令孜地不满,田令孜,本姓陈,来自四川,出身地位不高,但读过不少书,很有些权谋,会见风使舵和阿谀巴结,在唐僖宗李儇为普王时,他负责侍候李儇一切日常生活,经常与之同吃同睡同玩。唐僖宗即位后,称他为“阿父”,政事一以委之。
眼看着王铎威望越来越高,田令孜担心将来王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利用自己和唐僖宗的关系,将王铎贬为检校司徒、义成节度使,王铎愤懑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唐僖宗从西川返回长安,将王铎改任为沧景节度使,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今河北沧州一带,离长安不算太远,才1000多公里的样子,在途径魏州时,王铎遇到了老熟人李山甫。李山甫到没有和王铎直接照面,而是接到了王铎的一封信,这份信的内容很简单,大意是让老友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年轻的时候和王铎有些交情)护送自己一段。
不巧的是这份相当于求救的信送到魏州时,节度使乐彦祯正巧在忙,信,落到了幕僚李山甫的手里。
一场等候多年的报复就此拉开了序幕。
03
李山甫并没有将这封信交给乐彦祯,而是别有用心地交给了乐彦祯的儿子乐从训。
乐从训为人凶狠狡诈,贪财又好色,李山甫只是不着痕迹地表示,王铎平素奢侈喜聚敛,此番赴任财货连车载运,且侍妾成群……
只需一句话就完成了借刀杀人的勾当。
史载:“义昌节度使兼中书令王铎,厚于奉养。过魏州,侍妾成列,服御鲜华,如承平之态。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之子从训,伏卒数百于漳南高鸡泊,围而杀之,及宾僚从者三百余人皆死,掠其资装侍妾而还。”——《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十二》
戏剧性的是当王铎一家三百余人被袭的消息传回朝廷时,朝野虽然震动,却没人出来追究,原因不言而喻,安史之乱后,藩镇的实力不断增强,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天子力不能制,只能含羞忍耻,因而抚之。一个皇帝连自身的安全都难以保证,又怎敢去惩治凶手呢?
最后还是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出面,奏报了一句“为盗所杀”,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
值得一提的是王铎被杀不久,魏州发生军乱,罗弘信率军击败乐从训,乐彦祯父子,两人被处决,首级悬挂在魏博营门示众。
至于,我们另一位主角李山甫,据说,王铎被杀的消息传到魏州时,他正在书房里写诗,听完手下汇报后,他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报完了”。就没有下文,此后他留存在历史中的记录,来自《唐才子传》卷八:“后流寓河朔间,依乐彦祯为魏博从事,不得众情,以陵傲之,故无所遇。……后不知所终。”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