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总觉得科技进步是个玄学,就像小区门口那个算命大爷,掐指一算,一切尽在掌握里。但事实证明,科技更像是你家那台老式电视,不修,先拍两下,修好了;实在修不好,就买新的——当然,买新电视的钱最好别让你妈知道,不然你大概率会变成一个没有电视的家庭乖儿子。说到科技进步,今天咱换个方向,不聊芯片,不聊宇宙,不聊隔壁老王如何通过VR找到精神寄托,聊聊传真机,那个让你爸乐此不疲和你吹牛的老古董。
据说在1925年9月2日,美国贝尔实验室骚动了一番,为什么?因为要发明点啥让大家吃瓜,他们带着比你家衣柜还大的传真机,宣布正式用于商业通信,还能传照片。你以为这事儿现在上个抖音能火吗?别闹了,就算在那个年代还是重大事件呢。想想以前传个美女照片不得用鸽子带,传到对象家都变成老照片了,哪有现在随手一拍微信嗖一下就传过去,甚至再加个美颜滤镜,连对象都认不出来。
别小看传真机,那年月它就是科技界的小李子——帅、稀有、让多数人高不可攀。你办公室那台传真机,恐怕都快被你用来压泡面了,可在美帝那会儿,一台传真带着贵族气——不仅臃肿,体积赫赫,能拉两只狗和一柜子衣服都没问题。但是它不是用来遛狗,也不是用来收衣服,而是专门授权两个人:一个负责发、一个负责收,中间不允许打情骂俏,要的是效率。据说纽约传一张A4照片到芝加哥,别期待“闪送”,等个20分钟就像等你妈做饭一样焦灼,期间还要专门值班,生怕收到的照片变成马赛克。
你说这玩意有啥用?别急,作为老牌社会新闻界的技术助攻,《芝加哥论坛报》在1925年就用它出了名——传了一张总统演讲的照片,隔天就登报,快得像现在你领导把PPT交给你,让你分钟内整出来一样。比起从前洗照片、火车运送,往往两天起步,如果再赶上司机偷懒,可能三天就变“复古大片”。
我爸原来在邮局混饭,见多识广,据说那时候传真机是单位里的“小金库”。80年代的时候,一份文件发个传真前得填单子,排队跟银行取号一样,传一页纸两块钱,完美等价于一顿肉丝盖饭,不仅贵,还让人心疼。你说急事用传真,那是对着钱包讲理,真想省钱还不如写信慢慢寄。单位领导爱传真,因为大家都不敢用。
那会儿的人怎么看传真机?基本是“神秘科技”加“舍不得用”。据说有商家专门买传真机做广告,“不用见面也能看到你远方的朋友”,听起来像现在的远程恋爱。甚至有对异地夫妻,一咬牙花了5美刀,发了张全家福,折算一下等于如今微信能发几百张自拍,还是带特效那种。你爷爷隔壁门,85高龄,我闲着没事蹲门口聊天。他年轻时在部队,寄照片回家要等半个月,传真机一出,隔天家里能看到思念的脸,顿感此物为天使、价格为魔鬼。到如今,想跟家里联系,手机一拍就发,过去的传真成了明信片。
见证传真进化的过程就像见证理发师进化成美妆博主,跨度不可小觑。百年前传一张照片,人精疲力竭,机器呜呜作响,操作员还要拿手帕擦汗。上世纪八十年代传一页纸,花钱如流水,每个月工资就能传真十几页。现在呢?文档、表格、调侃图、AI合成照,你都能在五秒内横扫天下,还不用掏钱,难怪科技工作者天天嚷嚷“不被理解”,其实你都被便宜毁了。
这种变化靠啥?其实就是通信技术开了挂,从线到无线,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门槛越降越低。你家孩子写作业没想过传照片,是件难事;你爸当年想给对象发张合影,准备一下午,等到家都快拆了,还没收到照片。如今刷朋友圈,豆瓣小组随手发,都赶不上微信视频一个红心。科技进步到底是啥?就是把“不可能”变成“白菜价”。
现在的孩子理解不了“传真机”这种东西,一说传文件,都以为微信出了毛病。但如果没有传真机,也就没有今天的“云存储焦虑症”。你说小时候用的那种传真机是不是宝贝?不是,它是让一代人觉得技术进步就该收费,省时间的代价是钱包变扁。如今你拍照传个表格,既不要钱,也没人帮你擦汗,甚至领导都在群里说,“谁这么快交作业,是不是全家都在辅导?”你顺手回一句,“我爸在邮局熬出来的。”
调侃现实,总有一点黑色幽默。你说科技让人越来越方便,可凡事都方便了以后,是不是也就没劲了?传照片不在乎速度,只在乎滤镜;信息传递不在乎清晰,只在乎点赞。过了百年,传真机从衣柜大小变成你手机里的一个“上传附件”按钮。如果有一天你嫌手机卡,估计会怀念那种“排队传照片”的焦灼。
当然,你也可以自嘲一下:小时候觉得传真机就是未来,现在才发现未来只是你爸加班的托词。黑色幽默就在于,技术让你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等到哪天网崩了,你才发现自己连照片都不会寄,只会发表情包。
有时候回想,传真机的出现可能只是历史上一个“小品”,但因它的离谱体积、离谱价格、离谱操作流程,反而成为了生活气息的集体记忆。你爸吹牛的时候会说,“我当年操作过传真机!”你妈接一句,“那玩意贵死了,传一个要两块钱!”声音里都是过去的情怀和钱包的疼痛。
但是时代没等你怀旧,它自己冲了过去。现在通讯方便到头,你只会嫌信息太多,照片太丑,广告太烦,再也不会为“20分钟收一张照片”而惊喜。科技进步从来不给你情怀留空间,它只负责让你的吐槽更便宜。
结尾嘛,按着惯例我也不煽情了。要说进步,不如说是咱都被压缩过的照片治愈了信息焦虑。你要是再遇见隔壁老王吹牛说用过传真机,别跟他争辩,自豪地说一句:“我家那传真机现在压泡面,比你那值钱。”这样看,也算继承了一百年前的黑色幽默:技术迭代,情怀贬值,泡面升温——人生的升级总是如此随意荒诞,就像你发完这条评论,还是要去等外卖。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