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女#
当“高颜值”鞋子没有图片参考
刷到个帖子。有人问:“有没有那种很好看的鞋子,叫啥名?”图也不给,场景也不说。就仨字——“很好看”。我当场笑出声。这难度堪比开盲盒。
可底下回复却出奇热闹。云朵鞋、芭蕾平底、Miu Miu猫跟、NBAF1 Low、马丁1460……全被点名。每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种审美取向。一个想象共同体。
顺手搜淘宝“高颜值”。销量前排果然是那些圆润软萌的“云朵鞋”。当抽象审美遇上具体消费,故事就开始了。
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当“很好看”失去图像锚点,词语便成了空篮子。谁都可以往里装自己的理解。有人要的是慵懒松弛感,有人追求精致少女心,还有人钟情复古机车风。同一个词,折射出不同生活方式的切面。
这让我想起最近争议的“婴儿高跟鞋”。形似三寸金莲的装饰鞋,出现在几个月大的婴儿脚上。商家说是“摆拍道具”,网友怒斥畸形审美。当成人审美过早投射到儿童世界,问题就不再是美不美。而是边界在哪里。
心理学副教授徐云说得好——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味将家长想法强加于儿童,可能不利于其价值观发展。他们可能会觉得,要打扮成这样才能得到父母喜爱。从而故意迎合。审美可以多元,但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
再看Crocs新出的“板栗鞋”。没有洞洞的洞洞鞋,被GQ评价为“接近优雅”。从划船拖鞋到时尚单品,Crocs走了二十年。它聪明地抓住了本质——先有舒适,再有风格。你可以说它丑,但它确实无处不在地出现在生活中。
律师贺海燕从法律视角提出警示:对幼童进行成人化穿搭或“擦边”营销,可能构成对儿童利益的多重侵害。若家长为博取流量强迫儿童穿戴成人化服饰,可能构成监护权滥用。
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审美?
或许就像那些没有图片的回复。云朵鞋代表舒适,芭蕾平底关乎优雅,马丁靴承载叛逆。每双鞋都是一个故事,一种态度,一次选择。重要的是,这个选择是自由的、清醒的、适合自己的。
时尚从来不只是外表。它是自我表达的工具,也是社会思潮的镜像。从“奶辣风”到“婴儿高跟鞋”,从洞洞鞋到马丁靴——每一个选择都在定义我们与时代的关系。
下次看到“很好看”三个字时,不妨多想一步。你眼中的美,究竟源自内心,还是外界植入?这双鞋是否真的适合你的生活,还是只为迎合某种眼光?
毕竟,真正的风格从不需他人定义。
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