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刚从中国回去,说的几句话就让整个韩国炸了锅。有人说他长他人志气,有人觉得他戳破了真相。
一个访华后的普通表态,怎么就成了搅动舆论的石头?这背后,藏着比几句话更复杂的东西。
韩国商界最近有点反常,三星、现代的股价莫名涨了两三个点。没人明说原因,但大家都在传,是禹元植和朴智元从中国带回来的话起了作用。
83 岁的朴智元算是韩国政坛的老资格,当过情报院院长,见多了风浪。这次从北京回去,他在网上写了段感想,说中国的空气闻着就不一样,街上跑的全是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 AI 机器人看得人愣神。
他话里带点韩式反讽,说 “中国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失业、高速收费都有提升空间 —— 这些咱韩国还能领先”。可笔锋一转就狠了:“尹锡悦这三年半瞎折腾,真把韩国给拖慢了。”
网上立马吵翻了,六成多网友觉得 “老爷子说的是实话,该醒醒了”,但也有近四成人觉得 “没必要长别人威风”。一个退休政客的感慨,怎么就成
舆论这东西,从来都是现实的镜子, 韩国人真正在意的,可能不是谁夸了谁,而是自家的日子该怎么过 。
韩国的超市里,一半以上的日用品都印着 “中国制造”。可十几年前不是这样,那会儿韩国货在中国超市里也占着 C 位。
2024 年中韩贸易额 3280 亿美元,占了韩国外贸的四分之一。三星的摄像头模组,七成得靠中国厂商;LG 的 OLED 屏,一半要卖到中国。半导体更不用说,六成原材料得从中国进口。
今年韩国的个体户日子难熬,申请停业的破了百万,贷款还不上的超过 12%,经济增长预期从 2% 砍到连 1% 都不到。更让人揪心的是,往中国卖的东西一年比一年少。
曾经的优势也保不住了,造船业被中国用三年就超过去,连技术含量高的液化天然气船,中国订单都排到 2030 年了。
半导体领域,中国的 AI 芯片、存储芯片也跑到了前面。经济这盘棋,下着下着就换了对手,韩国手里的棋子,还够用吗 ?
禹元植在北京没闲着,除了参加纪念大会,还跟朝鲜领导人握了手,又跟俄罗斯官员聊了几句。这场景,韩国媒体盯着不放,说他悄悄打了 “多边牌”。
李在明没来北京,不少人猜他怕惹美日不高兴,毕竟,美国在韩国驻军还在,日本又是重要盟友,哪头都不好得罪。
禹元植回国前,跟李在明密谈了三小时,没人知道具体说啥,但圈内传,核心是 “怎么不惹美国,又能跟中国多做生意”,这平衡木,难走得很。
美国驻韩使馆很快放话,说 “关注韩国对华政策”。这话听着客气,意思却明白:别想往中国那边偏太多。
小国在大国之间找活路,从来都是门技术活,韩国这平衡木,能站稳吗 ?
禹元植访华时,跟中国敲定了个半导体技术交流组,以后两边定期分享研发进展。这步棋,被韩国企业界称为 “及时雨”。
他还签了个新能源汽车标准互认的文件,韩国车进中国能少走不少流程,一年预计能省 12 亿美元。现代汽车的老总看到新闻,据说当场松了口气。
回到国会,禹元植说得很直接:“中国发展太快,韩国再不上心,十年机遇期就没了。” 这话明着是说给尹锡悦听的 —— 之前的 “疏远中国” 政策,该调调了。
首尔大学的教授分析,这哪是个人意见,是逼着韩国想明白:中等国家别总想着选边站,得有自己的主动权。
尹锡悦之前给美国砸 3500 亿,连资金和收益都交出去,真能换来回馈吗?有些话,说出来就是信号,接下来的韩国,会往哪走 ?
禹元植和朴智元的访华言论,像块石头扔进韩国舆论的湖里,从商界股价波动到全民争论,藏着的是对自家经济的焦虑;从多边接触到平衡外交,显露出的是大国夹缝中的挣扎。
这场风波,不止是几句评价那么简单,更是韩国对自身定位的重新打量。未来的路怎么走,或许比眼下的争论更重要 —— 毕竟,邻居和盟友,从来都不是单选题。
前十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